央视曝光部分保温杯会“夺命”,选购需谨慎

2020-11-11 08:33:44 微幼科技 155

随着气温慢慢下降,保温杯几乎成为每个人的标配。市面上有很多种保温杯,价格也参差不齐,质量也有所不同。虽说保温杯有长效保温的效果,但如果材质不好也有可能会致命。央视曝光部分保温杯会“夺命”,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谨慎。

晨检机器人

央视曝光部分保温杯会“夺命”,选购需谨慎

保温杯一般为双层结构,即内胆和杯身。通过这两层不锈钢之间的焊接结合,抽成真空,真空不传递热量,再盖上盖子,将对流的路切断。另外,在内胆和杯身之间镀上铜或者银,可以有效减少辐射丢失的热量,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。但不同的材质,其达到的效果有所不同。市面上的保温杯有些是316不锈钢材质,有些是304不锈钢材质,有些是201材质。

央视从市面上购买一批儿童保温杯来泡茶,密封存放三天之后,发现保温杯内壁有被腐蚀的现象,茶水也有一股奇怪的味道。后经过检测得知这些保温杯含有大量的重金属,如镍、锰和铬等。这些都是有毒物质,镍中毒会导致呼吸系统刺激症状及皮肤损伤,锰中毒会引起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或刺激性支气管炎、肺炎等。

晨检机器人

保温杯泡茶检测是否含有重金属

儿童本身抵抗力就比成年人弱,如果长期饮用这种重金属的水,那么很容易出现慢性中毒情况,甚至有生命危险。由于不锈钢含有铬、镍、锰、铜等合金元素,因此在冶炼时可能会加入微量铅、砷、镉等元素,因此会出现金属离子析出,而不锈钢的合成金成分、残余元素等会影响金属离子的析出。

保温杯不锈钢材质应该要严格按照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、镉、铬、铅的测定和砷、镉、铬、镍、铅、锑、锌迁移量的测定》的规定。正常情况下,使用304不锈钢材质和316不锈钢材质是符合国家标准食品规定。因为304不锈钢材质是国际公认的食品级不锈钢材质,316不锈钢耐腐蚀性更强,但相对造价更高。

央视曝光有毒的保温杯其实是201不锈钢材质,这种材质只能用于工业,不用于制作食品材质。但需注意的是,酸性溶液会加快不锈钢内的金属离子析出,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析出较多的重金属,从而导致重金属中毒。因此,无论是哪种材质的保温杯,建议不要用来装酸性液体,如果汁和碳酸饮料等。

至于网传的用保温杯来泡茶后产生的茶垢会腐蚀杯子,进而析出重金属,导致人慢性中毒,这纯属谣言。中国研究人员曾经做过实验,用保温杯进行泡茶,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测定茶水中的铅、砷、镉、铬的含量比较低,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。

因此,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查看保温杯内胆有没有SUS304SUS316或者18/8字样。在行业内SUS30418/8代表着304或者316不锈钢的意思。如果内胆没有这些字样,有可能是201不锈钢做成的产品。消费者购买这些没有字样的保温杯时需谨慎,有可能是201材质。

微幼科技智能降温保温杯内胆标有SUS316字样,不仅是内胆,茶漏也标有SUS316字样。316不锈钢材质属于欧美食品级材质,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。另外,长期喝过夜的水会影响身体健康,因此,微幼科技的智能降温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为8小时,让人们每天都可以喝到新鲜的水。

晨检机器人

微幼科技智能降温保温杯316不锈钢材质

那么,消费者除了查看内胆有无SUS304SUS31618/8等字样外,还可以通过什么来判断保温杯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呢?其实很简单,刚购买的保温杯打开时内胆如果没有异味,那么证明保温杯没有问题,如果有异味,价格过于便宜,则需要谨慎购买。微幼科技的智能降温杯温杯打开后没有异味,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。

另外,还有一个方法证明杯子有无异味,即将新购买的保温杯加入开水,放置几小时或一天后打开杯盖查看杯子有无异味。如果有异味证明杯子不符合国家标准,如果没有异味则证明杯子没有问题。微幼科技智能降温保温杯的杯子加入开水后再打开是没有异味的,盖子里面的密封硅胶圈符合国家标准食品材质,即使用开水泡一天也不会有异味。

总而言之,保温杯虽好,但用户在选购时要特别注意,不要购买价格过于便宜,且内胆没有SUS304SUS31618/8的字样。如果用户购买没有字样的杯子,打开后有异味,或加入开水后有异味,那么需谨慎购买,这种杯子有可能会引起重金属中毒,进而损害人体健康。